加百利國際財商教育諮詢顧問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 關於加百利
  • 講座及課程邀約
    • 大學職場軟實力課程
    • 財商系列課程
    • 其他綜合課程
  • 講座資訊
    • 講座類型簡介
    • 過往講座回顧
    • 活動花絮
    • 學員課後心得
  • 諮詢服務
  • 聖經理財團隊
  • 培訓招募
  • 創辦人專欄
  • 聯絡我們

「五倍券」優惠百百種,何不用神的角度,評估最佳好處? 專家:讓愛流動,更有價值!

3/8/2022

評論

 
圖片
加百利聖經理財團隊創辦人潘華庭,談基督徒如何看待五倍券。

日前,五倍券開放了網路及紙本登記,並將在10月8日啟用。一路上方案琳瑯滿目,神的兒女們,當如何看待此事?又決定如何使用呢?加百利國際財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暨加百利聖經理財團隊創辦人潘華庭姊妹,以聖經理財觀分享:如何讓五倍券的消費,充滿神愛的心意!


潘華庭老師說:「五倍券政策,一路上多有討論,而開放登記以來,許多人感到混亂,但回到原點思想:五倍券是額外的福利,是為了振興經濟,讓臺灣人共好的政策。」但人心隨著資訊起伏,受制於「怕吃虧」的心態,在不斷比較中,耗費大把精神。


她說:「振興共好的價值大大被削弱,人喊政策擾民,但要不要被『擾』?其實是自己的決定。」 並提醒:「不要讓目光隨波逐流,而是要找到切身需要。可能有非常吸引人的方案,例如:一頓大餐送價值上千元的海鮮拼盤,但開心吃完後,若又得另掏腰包購買必需品,那就太可惜了!」五倍券開放登記以來,不少人的心情隨著資訊起伏,但回到原點思想:五倍券是額外的福利,是為了振興經濟,讓臺灣人共好的政策。而基督徒更明白,一切恩惠都來自於神。

五倍券是神的,尋求神的心意使用,平靜安穩
哈該書2:28中,萬軍之耶和華說:「銀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故我們當知道:五倍券是神的,也是神給的。「我們是否心存感恩,視五倍券為上帝所賜的禮物?並了解神對我如何使用它的心意呢?」潘老師提醒。


「回到神的眼光為起點,就不會為了找好處汲汲營營,因為好處再好,也不見得切合神的心意。五倍券既是神所賜的禮物,我們也可以把握機會,把愛分享出去,若自己有需要就分享給自己,感恩領受讚美賜自由平安的主!」


若因疫情減少收入,藉五倍券可補貼生活所需。若很久沒有獨處沉澱,何不泡個湯,和神有一段美好時光?或和家人聚餐,彼此關懷享受精心時刻。「或上一堂渴慕已久的課程?買一本屬靈書籍?」潘老師侃侃分享。


「而讓愛流動,五倍券就被賦予更多意義和價值了,」潘老師說:「藉此關心身邊的人,買禮物扶助或探望遠方的好友;尋求神:我能用五倍券,為祂做甚麼?不管是愛自己、愛家人,或愛身邊需要的人,都是很好的。」潘華庭老師於2020年3月創辦台灣偏鄉弱勢在地關懷發展互助合作協會;左上圖為其參訪花蓮萬榮部落耕心園,此地提供住宿,由更生人經營;左下圖為其拜訪花蓮啄木鳥協會總幹事;潘老師授課對象廣泛,包括部落青年、未婚媽媽等。她建議弟兄姊妹思想:「我的經濟狀況需要五倍券嗎?或是,神對我如何使用它,有更高的心意?」
​

「金錢使用」與「生命見證」,一體兩面
人與人相處,常用金錢觀彼此衡量:很大方、很小氣、很吝嗇、很精打細算、很省、很浪費…等等,「我們常用金錢觀來形容一個人,也會因對方使用金錢的態度,決定要不要和他做朋友。」潘老師說。
 
「所以,基督徒如何使用五倍券,其實也很現實的表達了我們的信仰生命。」如何使用5倍券?如何和他人討論5倍券?都會讓人看見我們所信的那一位,是一位如何的神?「理財,其實是理一個人的生命,『使用金錢』跟『生命狀態』是一體兩面的呈現。」她說。


而我們以神的心意為優先,就不紛亂於利益的比較,反而可以透過如何使用五倍券,與人具體談論信仰,也能平靜安穩地去瀏覽資訊。人們時常用金錢觀來形容一個人,基督徒如何使用5倍券?如何和他人討論5倍券?都在讓人看見:我們所信的是一位如何的神?路加福音12章34節說:「你們的財寶在哪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我們又當如何讓人看見:瓦器中的寶貝呢?
​

教會與福音機構,可以更勇於鼓勵捐獻
疫情下,不少教會與福音機構的奉獻減少,「我們能否看見五倍券,其實是奉獻的好機會呢?可以扶助有經濟難處的弟兄姐妹,或用智慧去判斷:哪些單位需要捐助?」潘老師也鼓勵,進一步參與受贈單位的活動,她表示:「監督,是好管家的責任,也是與受助單位建立關係的好機會。」


「我相當鼓勵教會和福音機構,向外表達接受捐獻的需要,這是很好的事。」而教會鼓勵弟兄姐妹看見需要來奉獻,也可以號召做慈惠活動,「很多時候,弟兄姊妹沒有想太多,是因為少了召集的力量,吃吃喝喝聚會固然美好,但有沒有『更好的』行動──用神的角度,來評估最佳方案?」她說。


「神給予機會,讓我們做一個『施比受更有福』的人,」潘老師說:「讓使用5倍券的過程,充滿『加倍』的愛、美好的經驗與分享。除了捐獻,主日後大家也可以揪一揪,協助年長者申請5倍券,都是很貼心的具體服事。」她表示:「就讓此事充滿了關心和陪伴,做一個能給予的好鄰舍吧!」

教會和福音機構可以更勇於向外表達「接受捐獻」的需要,肯定奉獻的價值,也可以召集慈惠行動,讓神給予我們的恩惠,加倍見證其美善。哥林多後書9:7:「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

本文摘自基督教今日報
https://cdn-news.org/news/00000027875?openExternalBrowser=1
評論

March 08th, 2022

3/8/2022

評論

 

用五倍券使愛加倍

文/潘華庭

圖片
最優惠方案?
「五倍券領了嗎?」

「怎麼領最好康?」

「花在哪裡賺最多?」

相信在臺灣的朋友,這段時間裡一定經常聽到以上的話題,隨時都有不同的消息,提供所謂的優惠方案。LINE群組與網路平台的【振興方案懶人包】,讓身邊許多同事、朋友,天天爬文、上網海搜,就想打撈最有利資訊,爭相傳送最新好康,深怕錯失良機。不僅如此,到底是要紙本、綁定信用卡、電子票證、行動支付……等等,哪個賺最多?


事實上,從政府開始討論如何振興疫情中的經濟,就不斷出現各路意見、方案。原本計畫發放現金,到敲定五倍劵,後續決定哪些消費可用、不可用,以及五倍券申請、登記、領取,到使用的步驟。拿來用就好,有這麼難嗎?


觀察到許多人花了相當多的精力、時間,彙整、比較各項方案,深怕做錯決定,吃了大虧。甚至出現已經申請綁定,又發現更好的優惠,而提出反悔數位綁定五倍券,要求提供反悔期間、取消申請、重新綁定。還未享受福利,就足以使人耗費心神,這,到底有何「福」?有何「利」?


振興五倍券的初衷,是為了促進疫情中的經濟,讓人民共好,畢竟有不少商家、百姓受衝擊,面臨經濟上的挑戰。然而從五倍券的使用,是精打細算、貪小便宜,或錙銖必較、焦心勞思,也可看到人性!


神希望我怎麼用?
其實在不知不覺中,看待金錢的態度及使用的方式,反映了價值觀,也成了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因此才有慷慨、吝嗇等的形容詞。而我們的金錢觀也反映了神學觀,也就是怎麼看神的供應、主權、國度需要等等。想想,在與人討論使用五倍券的過程中,我們怎麼讓人看見這位神?


五倍券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真的是!在哈該書2章28節中,萬軍之耶和華如此宣告:「銀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既然一切屬於神,錢財從神來,這五倍券也是神給的禮物,接受時心中是否充滿感恩?若說我們是神所賜各樣資源的管家,使用五倍券前,不也當尋求從神而來的智慧?在問「怎麼最優惠」以先,能否先問如何使用才是合神心意,才能使神的國度得到最大利?


無論是用在自己享用美食、安排旅行,或者選幾堂過去捨不得上卻深具意義與價值的昂貴課程;無論是用在孝敬父母、營造親子關係,或是更換家中電器、家具;無論是現在用,或是存起來……。沒有所謂對或錯的用途,只是可以先想想:神會希望我怎麼用?還有甚麼用途能榮耀神、造就人?


危機也能化為祝福?
從2020年疫情之初,見到不少基督徒受到影響。有的事業不斷擴張,收入連翻數倍;也有更多是工作情況受打擊,收入減少,甚至失去工作。教會奉獻也因此驟減,造成收支不平衡。財務上的挑戰連帶影響原本對弱勢家庭的支援,教會肢體中也需要更多關愛和實質幫助。


聖經中有超過2,350處經文,教導如何使用金錢;按照真理而行,教會應該是富足、豐盛,有足夠資源不斷給出去才是。但疫情揭露了一個現象,就是除了什一奉獻,教會缺乏對金錢的教導,基督徒也沒有完全按神心意使用,導致平常經濟就不寬裕。


不同的原因造成教會與弟兄姊妹財務吃緊。那怎麼在疫情危機中,仍能成為世代的光與鹽,成為鄰里的幫助與祝福?


神所賜的資源,還包括人才。在五倍券優惠方案滿天飛的同時,很遺憾有更多詐騙滲入。鼓勵教會組織有專業知識和助人愛心的弟兄姊妹,成立「五倍劵霹靂小組」,或「愛五倍關懷小組」,為長者與社經地位低落者把關,協助解答相關問題,甚至陪伴領取五倍券、協助採買物資等。


愛,可以加倍
危機的確可以化為轉機——廣傳福音且榮耀神的大好機會。


當筆者知道有振興五倍券時,立即在所創立的臺灣偏鄉弱勢在地關懷發展互助合作協會群組中,詢問志工:「如果領紙本五倍券,是不是比較方便捐出去?」


沒想到很快得到熱烈回應:「可以!」我們便開始討論、盤點:有哪些需要的人、地方、機構、家庭;是將領到的紙本五倍券分給他們,或直接買物資,或邀請經濟弱勢難得上餐廳的家庭用餐,或一對一邀請需要心靈陪伴的朋友,提供各種不同的需要。因為疫情,許多偏鄉、部落與機構的捐款收入嚴重不足,原本資源缺乏的家庭,現在窘困的情況越發嚴重。我和關懷偏鄉、弱勢的同工、志工們,需要在資源分配上,認真檢視與監督用途,好讓五倍券成為愛的管道、愛的出口,讓從神而來的愛,湧流而出。


讓我們想想如何用五倍劵使愛加倍。


先從個人角度思考。若說五倍劵是神給的禮物,就不再只是汲汲營營找好康、求己益。想想真需要這筆錢,或者可以分享出去?來到神面前問:如何為神使用五倍劵?看看身旁是否有比自己更需要的家人、鄰居、同事、朋友、教會,甚至值得信任的濟貧扶困機構。五倍劵成為「愛鄰舍」的實踐;給出去不代表失去,而是分享神的愛。


再從教會整體考量。鼓勵牧者勇敢地向弟兄姊妹提出邀請,奉獻五倍券。無論是用來幫補有需要的肢體,或是打開教會的門,走進社區,關懷偏鄉、弱勢家庭、長者。五倍劵成為福音的敲門磚;在傳遞屬靈真理的同時,也給予實質的協助。


從福音機構省思。盤點需要與不足,透過各種社群平台,鼓勵認領各項需要。邀請捐獻紙本五倍券、購買需要物資、實際參與各項服務等等,讓有感動、有負擔的人更多投入,甚至成為志工、資助者。五倍劵成為事奉的窗口;從一次奉獻,到長期投入。


主耶穌曾說「財寶在哪裡,心也在那裡」;五倍劵怎麼用,是否也反映了內心?盼望透過合神心意的五倍券使用,開始學習成為神忠心、良善又有見識的好管家;讓五倍劵振興的,不僅是臺灣經濟,更是神的國度。


參考經文:

「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35)
「因為,你們的財寶在哪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路加福音12:34)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7)

本文摘自神國資源雜誌「薈萃灣」專欄
http://shen-guo.org/multiply-love-coupon.html​

評論

聖經理財課程基礎班-課後學習報告(8月週二班)

10/6/2021

評論

 

姜愛玲 學員
這次的理財課程和一般同性質的課很不一樣。我想很多人(包括我在內)一直以來不斷從所謂的理財達人、銀行理專和主流財經刊物聽到、看到類似「年輕人就是要負債-借錢去投資」,甚至被鼓吹拿房屋去抵押貸款然後投資好的標地讓錢滾錢;和/或在當初買保險時聽信保險業務員的話去投保,其實並不太了解保單內容細節,等到有需要時才知「要住院才有理賠」,或者誤買投資型保單⋯等等。一般人是不會知道保險業務/理專的話術中所含的玄機,因此很感謝這門課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以及在理財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張慈君 學員
在華人的家庭社會中,家人間總是很少健康地談論金錢觀,在4堂課程中,透過華庭老師的講課,老師、學員間互動式的分享討論,體會到一個人的金錢使用與管理好重要,學習到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做好自己的財務規劃,使自己獨立自主,三不五時有智慧地與家人討論金錢財務觀,實在是很棒的事。
很感謝華庭老師帶著一顆迫切又誠懇的心分享屬神心意的金錢財務觀,讓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更多體悟到真實明白與順服神的旨意與真理,為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所帶來的祝福是何等的大。更重要的是,華庭老師的啟發性話題,更讓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改變思維,立志心志,身體力行,在這地上活出榮耀神的好見證,以至於使我們能成為廣傳福音的使徒。真誠推薦每一位渴望活出討神喜悅、自由生命的你,來了解什麼是聖經理財,相信當你被吸引而進入想學習的那一刻,你的生命就已開始被改變。
​
梁惠婷 學員
在這短短四堂課中,老師以聖經為基礎學習的理財觀念,幾乎是顛覆我對錢財的看法,以及如何由內而外的管理自己的價值觀念。首先,從第一堂課的”理順人生”為起點,需學習合神心意的理財方式,並且實用於生命中,首要任務就是成為一位好管家,必須成為管理自己屬世的好管家,然後學習成為一位可為神所器用的好管家;”理好財就能理好品格””理財真正要理的是我們的生命”是我在這堂課學到最重要的觀念之一;”我們對金錢的使用態度,就是對人生的態度”談到了我們對生命價值觀。
因為第一次接觸這類的課程,所以第一堂課對我的觀念衝擊是大的,在這課堂中的收穫,對我最大的影響及改變是,開始以不同的角度及視野看待自己的生命,自主地發現以前沒發現的事物,或許是已埋藏在內心深處許久的善良種子破種而出,並且開始發芽,這堂課猶如醍醐灌頂般的把我澆醒,使我想起受洗時,聖經首頁的紀念話語”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箴言9:10。行走在主的道路上,確實非常需要有已被主領到更前面的人引領,使自己在認識主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地成長和進步,這一步步被澆灌成長的喜悅與感動,著實難以言表。
第二堂課開始漸漸與生活層面開始有所連結,時間管理與錢財分配都是能看出我們對的生活態度,無論是錢財還是時間的花費,都要清楚明白,神才是我們真正的老闆,猶如聖經上的話”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裏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 3:23。這堂課結束後的作業”目前為止,最值得的一筆錢花在哪裡?”對我來說實在不容易回答,讓我費了不少心思,最先想到的是”學習於語言的花費嗎?””自己自助旅行到日本時嗎?””是921大地震時把當時口袋僅有的零錢全數捐出時嗎?”都不是,全部被內心深處的自己否決,有個聲音說”小學三年級以前存下來的現金5000多全部拿給媽媽救急”這才是我的答案;原來這答案所反應的價值觀,就是我最重視的就是我的家人與他們的關係,不是我自己,也不是上帝;由此,我又更加認識自己的缺乏,我所做的應該是要為主所做,而不是給人做的呀,又讓我反思了一次自己的價值觀,以及與上帝的關係。
第三次的課程,又更落入實際生活,課程作業由第一次的靈性問題”尋找追求這一生,神在我生命中的旨意是什麼?”到實際問題“訂定這一生,神在我生命中的旨意的行動計劃?”直到最後的具體執行計畫“訂定這一生,神在我生命中旨意的行動計劃加上數字!”是一個相當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把自己的理想一步步具體化,除了要有強大信念,更需要實際數據化的行動計劃,有了這樣的依據,才能從這些小數字慢慢地執行,慢慢的積累;讓實際行動不段前行,逐步趨近於自己的靈性答案,使這一切都不只屬靈,還能屬世,使自己越來越表裡如一。不是僅在教會裡高喊主的屬靈,而是將生命交託給主並且付諸行動。
最後一堂課程,是非常務實層面的內容,老師提到”風險管理””生前規劃”以及對於”保險”的真實觀念,並且了解如何創富?如何守富?是何等的重要,課程最後老師讓我們了解他們正在做的”台灣偏鄉弱勢在地關懷發展互助合作”,使我對這部分的人道關懷有新的認識,從而有機會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非常期待未來在自己的時間、地點、工具都是可以負擔的範圍下,能夠盡快的投入這項活動,使自己在這過程中更加成長,成為豐盛及祝福。
僅僅四次課程,卻使我再次體驗到一次特殊的生命旅程,對自己由內而外的改變都感到奇妙不已,每個人都需要真正認識自己的有限及價值,然後了解自己的內外在需要,進而學習成為自己的好管家,這段過程需要先跟自己成為最要好的朋友,然後就會更喜愛自己,當我們真正愛自己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會更喜愛鄰舍,進而影響到身邊的人開始改變對待我們的方式。這是我從這一期課程中最大的收穫與改變;影響了本來只想離職另尋新工作好對待的我,開始對不合理的工作對待展開行動,這過程中我學習到如何用數據化的工作安排向上管理,向上溝通,不僅解救了自己,也讓主管們了解到工作安排所影響的層面,而不是似而不見的壓迫我執行,就能解決;藉此,工作量重新安排,不再是毫無意義的將工作壓在我一個人身上;這過程中,最大的看見是我看見了自己的有限及發現自己的價值,展現自己更加專業自信的一面給主管,反而贏得了更多的尊重。當自己被不公平對待時,永遠最需要檢討自己,是否因自己的行為,使人認為可以這樣對待自己。
這是我目前的職場歷程最大的轉變,因此真的非常感謝上帝,能讓我遇見如此美好的人,使我有所學習成長,這段緣份確實非常特別,是上帝對我的祝福,誠心推薦大家都能一起經歷上帝的恩典,這是一段認識並了解自己的過程,對課程有多用心,收穫就有多大。
最後,非常感謝華庭老師以及班長佳恩的付出,謝謝您們!這是我下一步成長的開端,必須更用心讓自己成為別人的祝福。
以下是我的結語;對我來說您智者,也是走在聖者道路上的人,是學習的榜樣,美好會被傳承。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箴言9:10

評論

【個人理財系列】財務風險管理

2/21/2020

評論

 
醫療實務篇:實際案例分享
神國資源雜誌 53期:國度人才
​

文/潘華庭
圖片
「要小心看顧你的羊群,照料你的牲畜。」    (箴言27:23)

「把你的錢投在對外貿易上,總會有贏的一天。要在不同的地方,或好些地方投資,因為你不知道在這世上會遭遇甚麼厄運。」    (傳道書11:1-2,現代中文譯本)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詩篇90:12)


延續《神國》雜誌52期〈財務風險管理─醫療篇〉一文,筆者提供三個常見的臺灣醫療保險實際案例,加以說明解析,讓讀者更深刻了解完整終身醫療與量身訂做規劃之重要性。(本文貨幣單位為新臺幣。書中人名均為化名,場景也改寫,以保護個人隱私。)


實際案例一
小莉,二十二歲單身女性,行政助理。自幼因父母離異而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三年前罹癌病逝,父親早已另組家庭,音訊全無。

緣由:小莉上班途中,被後方汽車闖紅燈追撞造成嚴重外傷,對方肇事逃逸。小莉想起母親病逝前提及為她規劃了五張保單,申請理賠時才發現,雖然擁有五張保單,卻無法理賠。

深入瞭解
評論
<<上一步
    圖片

    潘華庭 sandy pan

    加百利國際財富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臺灣安泰保險經紀人公司執行長,擁有國際理財規劃師、特許財務規劃師及心理諮詢師證照,並為中華波阿斯協會約書亞管理學院老師。
    ​熱愛生命,專心致力於國內外福音事工、偏鄉弱勢服事及脫貧計畫,並參與企業家成就國度企業與大使命、用生命影響生命之事工。

    圖片

    類別

    全部
    今周刊
    個人理財系列
    勞動部
    基督教今日報
    媒體專訪
    希望電視台
    張老師月刊
    生命探索
    留什麼給子孫
    神國資源雜誌
    聖經理財
    聖經理財基礎班
    財務規劃
    迦南國度
    醫療規劃
    長期照顧


    RSS 訂閱

    View my profile on LinkedIn

    封存檔

    三月 2022
    十月 2021
    二月 2020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十月 2017
    七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一月 2016
    九月 2016
    四月 2016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五月 2013
    九月 2009

圖片
電話:02-2501-0902          ​傳真:02-25040068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67號6樓之2

​Email : gabrielbible0830@gmail.com
稅務規劃/遺贈規劃/企業傳承/慈善規劃
聖經金錢觀/理財工作坊/成長課程

聯絡我們

圖片
圖片
Copyright by 迦南美地 網頁設計
  • 關於加百利
  • 講座及課程邀約
    • 大學職場軟實力課程
    • 財商系列課程
    • 其他綜合課程
  • 講座資訊
    • 講座類型簡介
    • 過往講座回顧
    • 活動花絮
    • 學員課後心得
  • 諮詢服務
  • 聖經理財團隊
  • 培訓招募
  • 創辦人專欄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