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百利國際財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 關於加百利
  • 諮詢服務
  • 講座資訊
    • 講座類型簡介
    • 最新講座
    • 過往講座介紹
    • 活動花絮
  • 聖經理財團隊
  • 創辦人專欄
  • 聯絡我們
  • 關於加百利
  • 諮詢服務
  • 講座資訊
    • 講座類型簡介
    • 最新講座
    • 過往講座介紹
    • 活動花絮
  • 聖經理財團隊
  • 創辦人專欄
  • 聯絡我們
Search

潘華庭「愛裡沒有懼怕」

5/28/2013

評論

 
張老師月刊 發行日期:2013-05-28 刊號:426   
文字/高淑芬
圖片
訪談前瀏覽了部落格「潘華庭的幸福蹺蹺板」,字裡行間多是她找尋幸福、充實生命的歷程,以及和許多年輕生命的互動,交織成青春洋溢的樂章。
和華庭談話多是輕鬆自在的,但也不乏她在愛心服務中,那一份韌性與執著。

看到別人的匱乏,興起給予的愛心。

       人與人的互動,擁有了愛,話語不會是尖銳;擁有了愛,做事不會只從利益出發;擁有了愛,待人不會只是冷漠地拒絕。「希望世界更美好」是華庭不變的想法,她很願意「從自己開始」。
華庭談起公益的啟蒙是在高中時期,她擔任童軍團團長走訪偏遠部落、深入山林,看到別人的缺乏,反觀自己的富足,瞭解到自己有能力愛人,她和夥伴散播歡樂、分享愛,讓物資缺乏的原鄉生活多了笑聲和喜悅。

        擔任教職且單身的她何以熱心關懷兒童?「看到電視上有小孩被父母親打,但最後仍是呼喊著要父母。小孩子沒有能力去選擇他要的。」瞭解有些人並非生長在充滿愛與包容的家,因此她特別關懷兒童。華庭長期投入教會關懷兒童事工,也參與荒野保護協會,兩個月一次、為期一年的「長期陪伴計劃」,關懷弱勢家庭的小學生。她同時也到少年輔育院擔任輔導老師,協助弱勢族群的需要。
另外,從小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讓華庭格外體貼女性的需要。她開放自己的家庭,提供在婚姻中受到傷害,需要暫時安置的女性住所。那裡沒有風吹雨打的暴力和冷落,也沒有巨大的婚姻空洞感,有的是傾訴對象,以及思索未來怎麼走的陪伴時刻。

想用生命影響生命。
       
       生命短暫,在時間的長河裡,不過滄海一粟。揮灑生命、認真生活的華庭,也不免想到生死的嚴肅課題。她說:「當我離開(人世)時,我可以留下什麼?」她接著回答:「留下『愛』。」
她強調:「聖經中:『愛裡沒有懼怕』」,意味著無所求地付出,因為不計較付出,所以並不懼怕會得到怎樣的對待,以致於能夠完全地愛人。人與人之間不會全然如己所願,也不會永遠充滿良善和光明,可能會跌倒、受傷,以致於我們產生退縮、封閉,最後助人的光采都暗淡下來了。但她說:「如果我不做的話,那需要的人不就太可憐了嗎?」
很多人問華庭:「妳都不會受傷嗎?」她回應:「怎麼不會受傷?但我為什麼要因為一兩個人的反應,就不再去對人好呢?」她柔軟的心常常是把自己的感受放一邊,先想到別人的需要。她充滿信心地說:「自己從不失望。」
華庭曾見過孩子口裡說著「對不起」,但無法擺脫現狀,繼續走上歧路,一再犯錯。她選擇了陪著孩子掉眼淚,以及用愛繼續灌溉孩子的生命。
華庭心想,或許有一天孩子又想犯錯了,但說不定就像《悲慘世界》的尚萬強,想起那位為他付出一切的神父一樣,於是不再迷惘而回歸正途。 
  
裝備更多的專業來助人。

       採訪這天,華庭剛完成大陸心理諮商研究所的入學考試返臺。她認為助人工作,除了本身的人格特質之外,也需要有學術方面的根基,她希望自己有機會能回到學校,學習理論並且實際運用,以發揮最大的效益。
近幾年來,華庭大量投資心理諮商和財務規劃等領域。她說:「談到公益,不能不談到工作」,因為有了正常的收入,才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去服務人群。華庭提到多數人生活受工作所支配,但對她卻不是這樣。「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而選擇什麼樣的工作。」
因此,她選擇一份助人又能維持生活的工作。
她和工作團隊一起擴展事業版圖,不採高調的理想主義,希望有實質的收入盈餘以運用在社會福利事業。擁有同理心才能真實觸動生命的深處,華庭篩選團隊夥伴要能「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因為人家需要,我可以做什麼?」。她看過太多公益活動後必須拍照做結案報告,事實上多數的受扶助者並不希望被高調公開。
她提醒夥伴,學習傾聽、瞭解別人的需要是助人工作的基本,也是需要不斷被擴張的能力。她期許團隊能在專業上帶給別人幫助,也助人擺脫貧困的生活。

力量雖小,夢想很大。
       華庭拿起手邊閱讀的書:《貧民窟裡的領導──德蕾莎修女的管理智慧》。該書用管理的角度看待德蕾莎修女的領導,並且運用於企業。由此可見,熱情和愛人的心固然重要,卻也需要擁有智慧去完成大志。
       德蕾莎修女的生命影響了無數的人,她曾說:「我們不需為神做大事,而是用大愛做事。」因為有了愛、祝福了別人,也讓自己生命更豐富。
華庭坦言:「一個人力量很小」,但她帶領團隊就是要匯集眾人的力量,展現出強大的能力。
華庭數度說:「自己真的沒有做什麼」,可是聽她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會很清楚瞭解所謂:「夢想很大,但做的事都很小」。
      「我們參與了很多陪伴小朋友的活動。妳有看到我們的影片嗎?有沒有很感動?」華庭眉飛色舞地談起和夥伴的愛心服務。她和工作夥伴一同打拚事業,並且工作之餘參與諸多社會服務。 
問起未來的計劃,華庭的眼神閃閃發光。她和工作夥伴希望擁有一輛知識行動車,上面載有電腦、書籍,一群訓練有術、充滿愛心的團隊,能深入偏遠地區,讓當地人獲得實質的幫助。
此外,高齡社會的到來,也讓華庭思索服務的對象,她想將愛心擴及銀髮族,「我們希望開老人院,用便宜的價格且提供好的服務。這樣不是很棒嗎?」
面對自己所擘劃的美好遠景,她肯定地說:「我們一定會做到。」
       夢想有多大,行動力就有多強,未來的路途或許遙遠,但一步一腳印的築夢踏實,定能讓夢想與成功更靠近。
​
【潘華庭的幸福話語】
一個只顧著低頭趕路的人,永遠領略不到沿途的風光。生命的美,不在目的,而在歷程。


本篇文章摘自《張老師月刊》報導 2013-05-28 刊號:426 ​
​www.lppc.com.tw/ch60/CH2/2818/MD/MD971739.html
評論
    圖片

    潘華庭 sandy pan

    加百利國際財富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臺灣安泰保險經紀人公司執行長,擁有國際理財規劃師、特許財務規劃師及心理諮詢師證照,並為中華波阿斯協會約書亞管理學院老師。
    ​熱愛生命,專心致力於國內外福音事工、偏鄉弱勢服事及脫貧計畫,並參與企業家成就國度企業與大使命、用生命影響生命之事工。

    圖片

    類別

    全部
    今周刊
    個人理財系列
    勞動部
    媒體專訪
    希望電視台
    張老師月刊
    生命探索
    留什麼給子孫
    神國資源雜誌
    聖經理財
    財務規劃
    迦南國度
    醫療規劃
    長期照顧


    RSS 訂閱

    View my profile on LinkedIn

    封存檔

    二月 2020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十月 2017
    七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一月 2016
    九月 2016
    四月 2016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五月 2013
    九月 2009

圖片
電話:02-2501-0902          ​傳真:02-25040068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67號6樓之2
​Email : gabrielbible0830@gmail.com
稅務規劃/遺贈規劃/企業傳承/慈善規劃
聖經金錢觀/理財工作坊/成長課程

聯絡我們

圖片
圖片
Copyright by 迦南美地 網頁設計
  • 關於加百利
  • 諮詢服務
  • 講座資訊
    • 講座類型簡介
    • 最新講座
    • 過往講座介紹
    • 活動花絮
  • 聖經理財團隊
  • 創辦人專欄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