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百利國際財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 關於加百利
  • 諮詢服務
  • 講座資訊
    • 講座類型簡介
    • 最新講座
    • 過往講座介紹
    • 活動花絮
  • 聖經理財團隊
  • 創辦人專欄
  • 聯絡我們
  • 關於加百利
  • 諮詢服務
  • 講座資訊
    • 講座類型簡介
    • 最新講座
    • 過往講座介紹
    • 活動花絮
  • 聖經理財團隊
  • 創辦人專欄
  • 聯絡我們
Search

合乎聖經原則的家庭財務規劃-留什麼給子孫

11/5/2015

評論

 
2014聖經經濟倫理研討會
講員/潘華庭老師

討論合乎聖經原則的家庭財務規劃前,
先問自己:我清楚明白自己使用錢的態度與價值觀嗎?

談到財務規劃,資產配置更為重要,但每個人、家庭、家族都不盡相同。有的家庭喜歡吃,聚餐吃一頓覺得很幸福;有的出去接近大自然、踏青覺得很幸福;有的帶孩子去書局、圖書館看書、欣賞電影很幸福;有的自己很省,但捐款、奉獻十分大方,將錢用在需要的人身上,感覺很幸福。夏天,全家喜歡去大賣場,不用開家裡的冷氣,除了舒服外,省錢又幸福!

每個人都有使用金錢的價值觀和態度。
第二個問題:我會與另一半討論錢如何支配嗎?我們倆對目前的使用有共識嗎?
第三個問題:請問我的孩子清楚明白我使用錢的態度與價值觀嗎?如果我的價值觀是開闊的,奉獻時,我會跟孩子分享,為什麼我要奉獻給教會(除了什一之外)、這個基金會、這個機構?為什麼我要參與這項服事、志工活動?甚至帶著孩子一起參與。

一、神如何看錢財這件事

主耶穌基督談論錢財幾乎比其他任何話題都多。整本聖經共有超過二千三百五十處的經文談論如何理財與處理財產,甚至占聖經的五分之一。由此可知,神多麼看重我們這些屬祂的兒女們如何處理與分配錢財,甚至一再地透過聖經重複叮嚀。

神為何如此不厭其煩地討論錢財?其原因有三個:
  1. 如何理財會影響我與主的關係:聖經裡面有很多的經文與教導,其中路加福音16:11:「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馬太福音25:21:「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所以我們如何管理財務,會決定我們和神的關係,甚至會影響我們快不快樂。剛剛有一位老師說,錢很多不快樂,如果我們有智慧地按照神的旨意去分配與管理,就可以享受神所賜財富的喜樂與滿足!
  2. 生活中錢財與主爭首位:今天要加班?還是要聚會?要把時間和金錢放哪裡?該奉獻還是去旅行?該如何分配與決定?馬太福音6:24:「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我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是財利的意思)。神不斷地在提醒我們的眼光要放在哪裡?
  3. 人一生大部分的計畫都圍繞著錢財的使用而轉:房子會買在哪裡?大多會取決於有多少預算。是否出國讀書深造?幾乎所有的規劃與投資都取決於有多少錢來決定。但神就是奇妙!基督徒與所有其他信仰最大的差異在於,絕大部分的人是「我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
神要我們還沒看到就要相信。我們想為神做事,無論困難再大,只要合神心意,神就會給我們夠用的錢,讓我們成就這件事。我深信,許多的弟兄姊妹都經歷過這樣的恩典與奇妙。

       當一個人出生到學校教育畢業告一段落,基本上是父母的責任,近年來孩子從高中就開始申請助學貸款的比例越來越高;畢業之後無論結婚或不結婚,生或不生小孩(現在全球社會、經濟狀況與結構的改變,不婚或晚婚的比例越來越高,生孩子的比例越來越低),我們總是希望能買房子、買車子,當50歲時,這些責任漸漸結束了,卻面臨的問題是:父母親年紀大、生病,此時一部分的金錢必須配置在父母親身上。父母親自己有規劃,子孫就輕鬆多了;若父母親自己沒規劃,子孫的壓力是很大的(我知道有些年老的弟兄姊妹們會自己準備一些錢,擔心未來生病、臥床或生活上來使用,希望不要用到孩子的錢,以免造成子女的負擔)! 

       一直到自己面臨退休的時候,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各項支出之外,還有誰是我們的責任呢(責任往往是與金錢的付出成正比的)?家庭(包含原生家庭、自己組織的家庭、另一半的家庭)、父母(自己的與另一半的父母)、投資自己或子女的教育費用、醫療費用(自己、家人……等),除了這些,還不包括投資理財跟被騙喔!

        在人生的旅程中,無論創業或不創業,總是要上班;無論結婚或不結婚,生或不生小孩,買或不買房子,總希望多存一些錢;累積財富的同時,也逐漸失去健康。尤其家庭、親子等關係,工作、事業、經濟環境等問題,都會產生各種不同的壓力!當我們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情後,面臨退休時,還有多餘的錢為自己累積一筆夠用的退休金嗎?

        因身為財務規劃師的緣故,常有一些朋友、客戶們,其中不乏上市、上櫃、中小企業的老闆、高階主管等,從來沒有想過要為自己的退休做規劃,甚至從來不曾正視退休這個問題,因為錢進來得很快,又忙於事業的發展,當退休來臨時,才驚然發現退休生活並沒有當初想像的那麼優渥。接著退休後沒多久就會開始面臨生病、安養等問題。

        今天在這裡的弟兄姊妹,有著不同的年齡層,有二十多的、三十、四十、五十,甚至六十多歲的都有,當我們落在各不同地方(年齡層)的時候,我的財務應該如何規劃才是安全、穩健又安心呢?又每個人的背景、身分、地位都不同,這些所賦予的責任也都不同。例如:單身與結婚沒有小孩?或是有幾個小孩?是否需要奉養父母?有沒有擁有自己的事業?
這些所承擔的責任都不盡相同,所以必須依照個人或家庭、家族的情形與責任做量身訂作的財務規劃。

二、安全財務規劃的順序

人的一生都在創造財富,但更重要的是守住財富。
尤其我們今天所要談的是「留什麼給子孫?」。要創造安心、安全的財務規劃是有一定的順序的。就像在人生各個階段的先後順序是很重要的。
圖片
例如:學校還沒有畢業就懷孕生小孩,然後老公又去當兵,就把孩子、太太放在家裡讓父母親養;還是等到自己工作穩定了,做好一些的準備,心智、感情上也較成熟了,這時才進入結婚、生小孩;這兩種情形也許沒有對、錯,但相信這兩對夫妻所面臨的風險、挑戰、衝突會不一樣。所以在創造財富與守護財富這件事情上,也應該是有一定的順序的。因此在投資事業、基金股票、房地產、外幣、骨董等之前--
  1. 是否有為自己與家人規劃250萬或500萬元的終身醫療帳戶:根據健保局統計,人的一生平均支付243萬的醫療費用,尤其現在醫療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除了油的事件,還有很多的食安問題、壓力的問題、人際的關係、環境破壞、空氣污染等問題,造成很多心理上的問題與疾病,我看到教會裡很多老弟兄姊妹,將來會有許多的錢會用在生病、醫療、安養上,如果沒有事先規劃,就會將所有存的錢送給離家最近的醫院;甚至有越來越多的人賣房子或將房子抵押給銀行付醫藥費。這已經是很普遍的狀況,只是還沒有發生在自己家裡,所以這部分的規劃與配置是一定要提早做的!
  2. 規劃短、中、長期的財務目標:無論準備結婚、準備頭期款買房子、想要累積一筆錢做生意、孩子的教育費用、為兒女結婚時的費用、為兒女買房子或未來退休後的生活費用等,這些都是屬於我們短、中、長期的財務目標。
  3. 長期看護、安養照顧的準備:最近政府一直在討論長期安養、照顧的問題,我想這是每個人一生最後的尊嚴,更是個無底洞。所以許多中、長期的財務規劃越來越重要,一定不能忽視。又因少子化、高齡化的問題越演越烈,未來若每個月長期安養照顧的費用超過家人的月薪,將會造成家人無限的負擔與噩夢!
  4. 政府統計,民國104年全台灣約有2,390萬人口,但在民國150年台灣只剩下1,660萬人口,人口數量的減少與結構的快速改變,提前做好正確的財務規劃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有沒有為自己預備一筆錢,可以用到生命的最後一天?每個人都會遇到人生的最後一天,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終身俸,所以我們如何為自己創造一筆或數筆源源不絕的收入是非常重要的之外,更是老後重要的安全感來源!
  5. 執行業務的風險,為資產做保全:例如醫生,最擔心的就是醫療糾紛,若發生醫療糾紛,除了醫師生涯有可能因此被迫停止之外,甚至所有的資產會面臨扣押、法院查封的風險。如果是企業主責任就更大,若發生任何事情,公司該如何永續經營,這些都是執行業務的風險,如果這些都有了,神還有沒有賜下其他更多的恩典呢?
  6. 有沒有安全、安心又合法的規劃將資產移轉給下一代?政府每人每年有220萬的贈與額度,讓我們一生努力打拚的財富留給我們想要給的人。
  7. 若神的恩典更多,有沒有開始做稅務規劃,以預留稅源呢?如果我的孩子真的可以依照聖經的教導,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那我十分之一的遺產稅是要交給政府支配呢?還是透過合法的規劃,留給孩子創造更大的價值,或實現並延續我們的事業、夢想,或用在神的事工上呢?因為目前贈與稅與遺產稅都是10%,若提早做合法的規劃,更多奉獻給教會也很好!所以提早並進一步深思該如何規劃是必需的。

三、留什麼給子孫─傳與不傳的智慧

世界上成功的企業家傳什麼給子孫?
  1. 傳財富:不只傳,還要承,承的意思就是要永續經營,甚至覺得承比傳更為重要。
  2. 傳社會的關係與地位:我們看到第二代會出來一起吃飯,開始傳這些地位跟人脈關係給下一代,很多人想要去大陸讀書,其實他們大多為的是這些同學後面的社經地位跟人脈。
  3. 傳企業家精神:經歷、精神與價值觀的傳承是最重要,但也是最難的!

對他們來說傳企業家精神比傳錢更為重要,因為傳錢給子孫,多久會用完不知道?還是讓子孫可以創造更多財富,甚至將這愛的財富分享出去,讓愛流動。

什麼不能傳給小孩?
  1. 槍不能傳:幸好在台灣沒有這個問題。
  2. 毒品不能傳:大家知道台灣毒品問題非常嚴重嗎?我在少年輔育院擔任輔導十多年,那些孩子都知道去哪裡買賣,毒品在台灣氾濫的程度是常嚴重,甚至早已超乎我們想像的。
  3. 女人不能傳:成功的企業家非常嚴格的要求家風,若對家庭不忠實,是不可能繼承家業的。
  4. 不傳錢:有看到其中的差異嗎?成功的企業家傳財富,但不傳錢,讓我們思考:錢與財富有什麼不同?

在國外,
成功的企業家會跟子孫說:「我的錢是我自己賺的,你如果要有錢,你就要自己賺錢!」


​在台灣,
父母會對子孫說:「我的錢以後都是你的。」


因此,外國孩子聽到的是:
「父母的錢是他們自己的,我如果要有錢,要靠我自己的努力賺錢。」


台灣孩子聽到的是:
「我父母的錢就是我的錢,所以我可以不必努力,以後錢都是我的。」


神要透過我們留什麼給子孫?

留信仰、留主耶穌基督的生命之外,還要留給子孫一顆渴慕神的心,進而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

神沒有孫子,神只有兒子!耶穌基督是我們的主,神要透過我,讓我的子子孫孫自己認識神,進而成為神的兒女。

聖經中,神要我們成為金錢的管家,但我們清楚知道錢的主人是神嗎?

金錢的主人是神。所以當我在支配時,會不會問自己,要如何來運用這些金錢呢?神要我做什麼?或是神要透過我留下什麼?這是值得弟兄姊妹深思的問題。

「教導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

我在預備的時候對這節經文特別有感動,為什麼是孩子到老,因為孩子到老的時候,我們早就離開這世界了,所以神要我們給孩子的是一生受用無窮的信仰,甚至到兒孫、曾孫都不偏離神的道,即使我們離開這世界了!這是一件多美的事!

另外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拉太書5:22-23)

有些弟兄姊妹為了金錢在打官司,如果我們真的依照聖經的教導來傳給我們的子孫,就比較不會有官司的問題。
  • 有一個客戶,他在日本有180多間房子,他請了一間公司做租屋管理,還繼續想買,但他的孩子卻常來跟我講說:「可以請我爸不要再買房子了嗎?因為我一間也不想要,我們住在台北,父母在各地的資產,未來要處理非常麻煩!」尤其國外語言不通,很多孩子是不想要這些東西。第一代跟第二代的想法相當不同,第一代大多想怎麼省,最好永不分家。第二代呢?大多想的是怎麼花!
  • 我曾經遇過一個客戶,在世的時孩子們都省吃儉用,全都開裕隆車,自己離開世界沒幾天,三個兒子去團購JAGA汽車,在此提醒第一代請先善待自己,並做好財務規劃與配置!

四、遺囑規劃

談到遺囑,許多人以為寫遺囑是有錢人的專利,其實不然。若能以愛為出發點,現在就是最好的黃金關鍵時刻,預先做好規劃、依照自己想要的安排、避免不必要的紛爭,更是我們的責任。寫遺囑時--按此處以編輯.
  1. 要留意國籍的問題:目前許多弟兄姊妹的資產遍及全世界,也有雙重國籍的情形。自從美國「肥咖條款」開始,讓我們意識到國籍的重要性,有的父母與子女的國籍不同,無論在規劃、贈與或放棄國籍之前,請先跟規劃師討論清楚再做決定,否則有時可能反而失去國家優厚的權益。
  2. 主要居住地:中華民國跟很多國家,大多一年住超過180天就成為納稅公民,自己要算清楚,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3. 資產、遺產所在地:由於台灣房地產的投報率偏低,轉向海外投資不動產的比例越來越高。​

五、預立遺囑的方式

預立遺囑的方式有很多種,有自書、公證、密封、代筆與口授遺囑都是可以。以下這個例子並不是太好,讓大家知道遺囑可以發揮功用。香港影星張國榮,留下4億港幣,他在46歲去世的前半年剛好預立遺囑,他一生的摯愛是唐唐,在遺囑中,留了2億給唐唐,如果他沒有寫遺囑的話,唐唐是一塊錢也沒有,因為他們倆沒有任何親屬關係,這意思是指透過遺囑,可以將錢留給我想要給的人,甚至我要捐給教會、福音機構或任何人都可以。

張國榮有4個姊姊跟2個哥哥都有孩子,但他只指名其中兩個孩子各分配4千萬。另外他還撥了1百萬給他的司機,因為這司機為他服務10多年,張國榮一直將他視為親人。在台灣有應繼分與特留分的問題,所以在預立遺囑時要特別留意此部分。所以,遺囑寫清楚可以終結很多爭產的風暴,並按照自己想要的安排。

六、信託規劃


關於信託,信託法第一條:所謂信託者,謂委託人將財產移轉或為其處分,使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關係。

成立信託的第一要素,乃是委託人要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給受託人,信託的標的或個體,即所謂「財產權」,必須是可依金錢計算價值的權利,舉凡民法所規定的各種物權、債權,像現金、股票、不動產等,以及專利權、著作權或其他無體財產權,乃至於礦業權、漁業權等,都是財產權,均可作為信託的標的物。

所謂「移轉」,係指發生財產權的直接變動而言,例如:將不動產信託移轉登記給受託人;所謂「為其他處分」,是指在財產權上設定用益物權或擔保物權而言,例如:將其不動產或設定地上權、抵押權債等予受託人。

總之,在做信託規劃前,一定要了解做信託的原因與目的,千萬不要為了做信託而信託,尤其信託是要費用的。

信託起初是要照顧一些弱勢的孩子,或是沒有辦法自主生存的孩子,可以透過信託每個月固定提供生活、醫療等費用,不要讓錢一次被騙走,只是現在有了很多不同的變化。

信託的種類大致分為:財產信託與金錢信託。
財產信託中包含:
  1. 金錢之信託
  2. 金錢債權及其擔保物權之信託
  3. 有價證券之信託
  4. 動產之信託
  5. 不動產之信託
  6. 租賃權之信託
  7. 地上權之信託
  8. 專利權之信託
  9. 著作權之信託
  10. 其他財產權之信託
  11. 其他
金錢信託中包含:
  1. 投資國內外有價證券
  2. 員工持股信託
  3. 員工福儲信託
  4. 保險金信託
  5. 退休安養信託
  6. 創業及教育信託
  7. 公益信託
  8. 其他
在信託關係人中包含:
  1. 委託人
  2. 受託人
  3. 受益人
  4. 監察人
信託方面,無論是房地產、信託、存款、美金、投資都可以進入信託。

例如:委託人就是自己,可以請律師擔任受託人來管理、處理、持有財產,就要將這些財產移轉在律師名下;監察人基本上會是自己的親戚家人或是好朋友;受益部分可分自益信託或他益信託。自益信託是孳生利益回到自己身上,給第三人就是他益信託。

以香港藝人沈殿霞(肥肥)為例。她只生一個女兒年輕又漂亮,擔心自己死後女兒被騙之外,更擔心女兒很快就不小心散盡家產,因此將所有的財產交付信託,將現金流跟管理權分開,每個月固定給女兒生活費,預防所有可能會發生的問題與風險。
​

另外要特別提醒的是,實務上許多企業家做信託的結果是連罰帶補的繳了許多的稅。
信託並不能解決遺產稅或贈與稅的問題,現在國稅局在查稅時會反推為什麼要做這信託,以意圖來推論目的是否在規避稅賦,或父母或夫妻之間交付信託是否有逃漏稅之虞,取巧安排公司分配權給受益人,藉以分散贈與行為。

七、總結

以下是我有感而發在臉書(Facebook)分享的短文--
從小常聽到「家和萬事興」,一直以為,只要全家人和和氣氣就是。
當我從事財務規劃這工作開始,尤其是財富管理、稅務規劃開始,面對高資產族群、醫師、中小企業主等等,
驚覺--
有智慧的處理財務,看似處理錢的問題,
殊不知,真正處理的是「人」的問題。

慎重提醒:
上一輩的父母做好財務規劃,是「家和萬事興」的第一步。
尤其辛辛苦苦留下的錢,才能發揮對家人愛的傳承與延續。
​—來自潘華庭的叮嚀
談到房地產,要將房子過戶給孩子嗎?是我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以身為財務規劃師而言,請先釐清,是要讓子孫擁有使用權?還是所有權?如果只是想讓子孫有使用權,並不表示要將所有權給他。若擔心未來稅的問題,只要提早做好合法、安心、安全的財務規劃與配稅置,就可以解決這問題。誠實繳稅也是很重要的事。

美國的奇異公司的老闆講過一段話,他這輩子最大的責任就是誠實納稅,他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也是誠實納稅,他退休後又捐了23億做社會服務。

所以除了留給孩子的之外,我們也可以思考做一些不同的規劃與配置。我也鼓勵所有的弟兄姊妹們,先做好自己的生涯、退休、醫療、長期照顧等規劃之後,一生用不完剩下多餘的再分配給子女。若要提早做贈與規劃,大多都採取自認為公平的方式進行分配,最多的是平均分配。

求神給我們擁有屬靈的眼光,分辨將資產留給能發揮最大果效的子孫,或誰可以發揮財富最大的影響力,甚至延續我們的價值觀,為神成就更大的榮耀與恩典。

這是我們必須跟子孫討論的,每位子孫擁有的才幹、賺錢與管理錢財的能力都不同,該如何與子孫溝通或者依照子孫愛神、愛人的能力來分配資產呢?求神給予我們從天而來的智慧去做合神心意的分配。

最後祝福所有弟兄姊妹--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加拉太書5:22-23)
「教導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言22:6)
本文摘自​留什麼給子孫, 研討會文章選輯http://dotpower.16mb.com/ourjubilee/%E7%A0%94%E8%A8%8E%E6%9C%83%E6%96%87%E7%AB%A0%E9%81%B8%E8%BC%AF/%E5%90%88%E4%B9%8E%E8%81%96%E7%B6%93%E5%8E%9F%E5%89%87%E7%9A%84%E5%AE%B6%E5%BA%AD%E8%B2%A1%E5%8B%99%E8%A6%8F%E5%8A%83/

參考書籍


圖片
書名:留什麼給子孫 
出版:天恩 

國際條碼:9789862771853
聰明評量,智慧傳承~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林則徐 家訓

2014年本基金會以[留什麼給子孫?]作為研討會的主題,並整理與會專家的演講內容,集結成冊,主要研討~
.財產之於子女,[留]與[不留]之利弊
.奉獻之於財務,[拾]與[得]之聰明抉擇
.理財之於家庭,[財務規劃]之聰明抉擇
評論
    圖片

    潘華庭 sandy pan

    加百利國際財富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臺灣安泰保險經紀人公司執行長,擁有國際理財規劃師、特許財務規劃師及心理諮詢師證照,並為中華波阿斯協會約書亞管理學院老師。
    ​熱愛生命,專心致力於國內外福音事工、偏鄉弱勢服事及脫貧計畫,並參與企業家成就國度企業與大使命、用生命影響生命之事工。

    圖片

    類別

    全部
    今周刊
    個人理財系列
    勞動部
    媒體專訪
    希望電視台
    張老師月刊
    生命探索
    留什麼給子孫
    神國資源雜誌
    聖經理財
    財務規劃
    迦南國度
    醫療規劃
    長期照顧


    RSS 訂閱

    View my profile on LinkedIn

    封存檔

    二月 2020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十月 2017
    七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一月 2016
    九月 2016
    四月 2016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五月 2013
    九月 2009

圖片
電話:02-2501-0902          ​傳真:02-25040068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67號6樓之2
​Email : gabrielbible0830@gmail.com
稅務規劃/遺贈規劃/企業傳承/慈善規劃
聖經金錢觀/理財工作坊/成長課程

聯絡我們

圖片
圖片
Copyright by 迦南美地 網頁設計
  • 關於加百利
  • 諮詢服務
  • 講座資訊
    • 講座類型簡介
    • 最新講座
    • 過往講座介紹
    • 活動花絮
  • 聖經理財團隊
  • 創辦人專欄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