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百利國際財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 關於加百利
  • 諮詢服務
  • 講座資訊
    • 講座類型簡介
    • 最新講座
    • 過往講座介紹
    • 活動花絮
  • 聖經理財團隊
  • 創辦人專欄
  • 聯絡我們
  • 關於加百利
  • 諮詢服務
  • 講座資訊
    • 講座類型簡介
    • 最新講座
    • 過往講座介紹
    • 活動花絮
  • 聖經理財團隊
  • 創辦人專欄
  • 聯絡我們
Search

【個人理財系列】財務風險管理停、看、聽

10/1/2017

評論

 
神國資源雜誌51期:國度人才
文、供圖/潘華庭
圖片
過去華人世界受到「多子多孫多福氣」的傳統思維影響,因而家家戶戶子孫滿堂,還有人情味濃郁的紅白包文化。每當家族成員有任何婚、喪、喜、慶,總不忘送上紅白包,彼此禮尚往來、相互幫助。這些傳統文化造成華人較缺乏理財與風險觀念。從小到大,學校沒有課教導理財,所有理財知識與觀念大多是來自於原生家庭,進入社會後透過各種管道,例如報章雜誌、理財講座、或自己花錢買經驗累積而得。

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因素對傳統文化造成很大衝擊,影響華人對長期理財規劃的認識與操作之不足,因此正確量身訂做的個人、家庭、家族財務規劃與風險控管成了當務之急。

這裡帶領讀者對理財規劃作一個停、看、聽的動作:停下來檢討甚麼因素導致現代家庭或個人理財這麼重要;看看保險理財的重要性及類別;聽聽一位理財規劃師的分析與建議。

需要長期理財規劃的原因

一、少子化的影響
少子化的結果造成家庭中可以承擔經濟責任的人數減少。如果要奉養父母,過去孩子生的多,每個孩子平均分攤的數額較少;但現在只生一、兩個孩子,每個孩子的負擔就大多了,而且面對困難少了人來商量!更不要說父母生病、甚至長期臥床的情況。近年丁克族(不生孩子的夫妻)、不婚族比重越來越高,更需要為自己做好萬全的準備與規劃。

二、生化科技與醫療技術進步
近年來由於高度工業化與空氣污染,使得自然生態改變、地球暖化、土地與環境受破壞,衍生各種疾病與傷害;而科技與醫療技術日新月異,使得許多疾病有效被控制或延長病發時間;過去稱為絕症的癌症,現今只要及早發現與治療,幾乎就能有效控制。人的壽命普遍延長。目前臺灣健保制度下,許多醫療必須自行負費,許多人的退休金花在醫療費用上的比例越來越高,造成自己與家人的極大恐懼,失去安全感。歐美情況也類似。

三、壽命延長造成退休後平均餘命增加
臺灣社會最近流行退休八字箴言:「收入中斷、支出不斷」。過去農業社會時期臺灣沒有退休概念,自己有塊地種種菜、養養雞,多餘挑去市集賣或換點日常生活用品就可以過生活。曾幾何時,土地越來越少、錢越來越難賺,六十歲退休後可以活到八、九十歲以上的人比比皆是,甚至已出現退休後到離開世界時間超過真正工作賺錢的時間,更不要說開始面臨生病或需要人照顧時的花費。因此人被迫推遲退休,二度或多重工作的情形日益嚴重。

四、長期看護將是臺灣另一波海嘯
根據政府統計,2015年臺灣失能人口約七十六萬人,預計2031年失能人口將高達120萬人;而到目前為止失能人口平均臥床七年四個月。雖然政府已意識到其嚴重性,但政策似乎跟不上失能人口急速增加的速度。失能人在臥床期間,需要專人長期照顧,家人是否預備好大筆存款來負擔長期照顧費用?

五、金融商品多樣化、信用卡普及化、使用槓桿原理操作金錢
我曾在一次成人理財課程中提出一個問題來討論:「有錢人與沒錢人理財最大不同是甚麼?」幾乎所有同學都異口同聲地回答:「有錢人用錢滾錢;沒錢人只能借錢來滾錢。」在另一個青年理財課程中問了相同問題,這群青年學子大多回應:「有錢人是先很努力存錢、在乎每一塊錢使用而且不浪費,等存了一大筆錢之後先買房子;但沒錢人還沒有房子就先買車子。」 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回應不禁讓我思考青年朋友們在成長過程中發生了甚麼?原本的正確觀念,在渴望快速成功、累積財富與金融機構不斷置入性行銷下,導致以借錢、使用高槓桿原理、一次翻身的心態來理財,結果財沒理到反而多了負債,甚至以債養債。

六、個人自我意識與工作型態多元化
少子化與資訊爆炸造成對教育與訊息判讀不同,每個人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與意識,再加上科技進步、網路發達、自行創業、透過電商平臺成就事業,或成為打工族、回鄉開創在地文化、小農產業等,形成工作型態多元化。部分自行創業者或打工族等常因收入不穩定而沒有加入健保、勞保或社會安全保險,退休時面臨嚴重退休金短缺問題,整個家庭連帶陷入貧窮與借貸度日的窘境。

保險規劃的重要性及類別​

「要在不同的地方,或好些地方投資,因為你不知道在這世上會遭遇甚麼惡運。」(傳道書11:2,現代中文譯本)

華人傳統習慣存錢,學校畢業有收入就愛儲蓄,許多保險從業人員就投其所好獻上各種利率、幣別儲蓄保險。有些保險並不符合客戶的需要,反而是少數保險從業人員為了自己與公司的利益,強迫推銷,以致很多人對於保險商品及保險經紀人持有負面觀點,其實是不了解真正的保險機制對理財的重要性。從專業財務規劃師角度而言,安全與量身訂做的個人、家庭與家族財務規劃與購買保險順序大致如下:

一、終身醫療、終身手術、終身防癌、意外險、實支實付與豁免保費
所有醫療規劃非常實際地與年齡、健康狀況有關。年輕人保費便宜,身體又相對健康,但有騎摩托車、與朋友出遊、為工作忙碌打拼、喜歡冒險等因素,所以必須先做好完整醫療保障規劃,否則若發生意外、有無法完全康復的疾病時,不僅無法承諾對家人的愛,還往往將父母的退休金消耗殆盡,甚至導致終身無法購買任何醫療保險。

二、壽險規劃
是否需要規劃壽險保障、規劃多少金額?答案是必須依照個人身上責任來決定。對父母、妻子、子女、公司負責人等來說,有不同責任,應依照責任多寡、責任時間長短與預算來討論規劃。

三、短中長期財務規劃
財務規劃因年齡、責任、收入、自我實現、夢想與神在我們生命中旨意有關,單身、已婚、是否有子女(幾位子女)或需要照顧父母等,保險規劃應該不同。是否需要結婚、購屋、子女教育、孝養金、創業基金、緊急備用金、退休金等,每人都不盡相同,必須量身規劃。

四、長期看護規劃
對華人而言,長期看護費用是一個無底洞,也是人一生最後的尊嚴。目前臺灣贍養照顧機構每月的費用大約3-6萬臺幣不等,在超過許多人每月工作收入情形下,儘早透過保險規劃將此風險移轉到保險公司是項最明智的選擇。

五、源源不絕退休金規劃
並不是每個人退休後就自然擁有長期且足夠養老的退休金直到離世。雖然政府非常努力讓有工作者依照不同身分加入勞保、農保、公保、軍保等,或讓沒有工作者主動加入國民年金保險,以確保民眾退休後有退休金,但即使有退休金也不見得足夠每個月的開銷,尤其在沒有規劃整套完整終身醫療保險、長期看護保險等情狀下,退休金還要負擔所有醫療與長期贍養費用,常常導致許多老人家擔心存款不足,節省度日,結果造成營養不良的惡性循環。

六、執行業務風險規劃
若身分是企業家、醫師,或是經營餐廳、飯店、物流業等,當員工開車撞傷人,甚至造成死亡;護士打錯針、用錯藥;廚房大火、客戶拉肚子、客戶在營業場所內跌倒或發生其他意外時,為避免官司糾紛,經營者與負責人更應該將所有風險轉嫁給不同保險商品規劃,以保全自己資產安全。

七、財富管理規劃
高資產族群如何依照自身的需求,提早量身訂做財務規劃與配置,有長期規劃並且在合法範圍內,透過保險商品做贈予及遺產規劃,是項明智的選擇。

最後,鼓勵朋友們盤點自己收入與支出、有無保險規劃、已有保險規劃順序與內容是否正確?面對金融保險商品時切記:一定要遵守不被勉強、不被推銷、量身定做三大原則。在接下來幾期文章中,將會依照各種不同保險商品仔細分析,讓我們的金錢都使用在正確地保險規劃上,成為神忠心的好管家。
圖片
▲作者在銀髮資源人力中心任講師與顧問。
摘自「神國資源」報導文章
http://shen-guo.org/financial-risk-management.html​
評論
    圖片

    潘華庭 sandy pan

    加百利國際財富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臺灣安泰保險經紀人公司執行長,擁有國際理財規劃師、特許財務規劃師及心理諮詢師證照,並為中華波阿斯協會約書亞管理學院老師。
    ​熱愛生命,專心致力於國內外福音事工、偏鄉弱勢服事及脫貧計畫,並參與企業家成就國度企業與大使命、用生命影響生命之事工。

    圖片

    類別

    全部
    今周刊
    個人理財系列
    勞動部
    媒體專訪
    希望電視台
    張老師月刊
    生命探索
    留什麼給子孫
    神國資源雜誌
    聖經理財
    財務規劃
    迦南國度
    醫療規劃
    長期照顧


    RSS 訂閱

    View my profile on LinkedIn

    封存檔

    二月 2020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十月 2017
    七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一月 2016
    九月 2016
    四月 2016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五月 2013
    九月 2009

圖片
電話:02-2501-0902          ​傳真:02-25040068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67號6樓之2
​Email : gabrielbible0830@gmail.com
稅務規劃/遺贈規劃/企業傳承/慈善規劃
聖經金錢觀/理財工作坊/成長課程

聯絡我們

圖片
圖片
Copyright by 迦南美地 網頁設計
  • 關於加百利
  • 諮詢服務
  • 講座資訊
    • 講座類型簡介
    • 最新講座
    • 過往講座介紹
    • 活動花絮
  • 聖經理財團隊
  • 創辦人專欄
  • 聯絡我們